乡村名称,著名的有,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、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。
历史文化
鄂伦春民族是一个勤劳、勇敢、淳朴善良的民族,素以能骑善射称于世。被世人冠以“大兴安岭上的猎神”之美誉。解放前,鄂伦春民族饱受封建统治着,军阀及日本侵略者的欺凌,过着缺衣少药,含不果腹,贫困交加的生活。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,党和国家对鄂伦春人民关爱。使鄂伦只是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跨跃到社会主义社会,实现了鄂伦春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跨跃到社会主义社会,实现了鄂伦春民族发民史上的次飞跃。1950年春经黑河地委同意,成立了鄂伦春护林队,开始了森林保护和森林防治的历史重任。有护林队员300多人。1953年,十八站鄂伦春族实现定居,1956年1月成立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政府,原隶属呼玛县1981年11月划归塔河县管辖。1952年开始,党和政府帮助鄂伦春人民实现下山定居,告别了四处游猎,漂泊不定的生活。设村建房,使游猎于呼玛河流的鄂伦春人于1953年10月1日全部下山定居,开始了美好的生活,实现了鄂伦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。1953年下山定居的同时,开始了政权建设,分别在鄂伦春居村十八站、白银纳、下渔亮子,新立屯等4个村成立了“鄂伦春自治区筹备委员会”筹委会员鄂伦春族的政权建设,生产生活,护林防火等工作,1957年11月,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,成立立了“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”下设4个生产队,1958年,十八站乡响应党的号召,“保护稀有动物,有计划地猎鹿”的号召,组织村民捉洛鹿饲养,办起了养鹿场,从保护生态环境,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,从生产为主,发展到以林为主和“以农为主”多种经营全面发展。猎民告别了打猎生活。如今,十八站鄂伦春族做好产业结构调整,养殖业,种植业正在蓬勃发展,人均收入达到2000多元。2002年开办了,“鄂伦春风情园”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,民信旅游项目吸引中外旅客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,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,县乡交通,通迅,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,全县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,乡镇通率达成100%。加韩铁路贯通十八站,于1956年通火车,邮政电迅事业的发展迅速,广播电视已实现了村村通。
风土人情
暂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开放:0:00-23:3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